关于举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适航取证课程培训班”的通知
一、课程背景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业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已有30多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为更好助力从业人员了解低空经济、开展市场应用、取得商业成功,苏州市航空航天学会特举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适航取证课程培训班”,旨在依托学会资源优势,助力企业掌握核心知识,推进供需对接和产业链融通,促进地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课程特色
多元整合、实践导向
集理论与实践、产业规划与实际案例、航空知识与适航取证为一体,学员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低空经济的内涵、发展情况、前景展望,适航审定的机遇与挑战,适航取证流程和适应性,还能够探索到产业规划、基础建设、项目招引、安全运行、飞行培训、核心零部件和软硬件研发方向等方面知识。
专家荟萃,系统学习
特聘航空业内航空产品设计生产、适航审定、空域申请、飞行运行等专家(中国商飞、中航工业、局方专家、航空院校、商业运作、投融资等),紧密结合最新航空法和适航规章的关键点,为各类企业提供高水平、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指导,着重呈现产业发展规律、前瞻性趋势、实操性政策规划,助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单次就读,持续提升
结业学员可持续参与学会组织开展的低空经济发展论坛、研讨会等各类交流活动。通过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其他从业人员深入互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最新技术、政策与行业动向,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行业视野,增强行业竞争力,为职业进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三、培训安排(第一期)
时间地点
培训时间:2025年4月11日—13日(共三天,10日下午报到,13日下午结课)
培训地点: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7号)
第一期课程
日期 | 时间 | 课程名称 | 授课内容 |
4.11上午 |
08:30-10:30 | 低空的技术保障及运行监控 |
1.低空经济现状 2.低空发展的技术保障 3.低空实施的运行监控 4.应对措施和建议 |
10:30-12:00 | 生产保证体系建设 (PC) |
1.生产质量保证体系规划 2.如何获得PC证 3.案例 4.问答环节 |
|
4.11下午 |
14:00-17:30 (含30分钟茶歇) |
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1.低空/航空发展史 2.低空经济产业链 3.其他企业转型航空企业的要素 4.问答环节 |
4.12全天 |
08:30-17:30 (12:00-14:00午休) |
适航管理基础理论和航空产品适航取证流程 |
1.航空产品适航管理的理念 2.国内外民用航空适航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 3.各适航证的基本介绍 4.如何获得TC证 (CTSO/PMA/STC)取证流程 5.适航法规CCAR-21-R5标准 |
4.13上午 | 08:30-12:00 | 民用航空器研制流程和关键路径 |
1.民用航空器设计阶段 2.低空航空器飞机设计技术和关键路径 3.案例 |
4.13下午 | 14:00-16:00 |
投融资和企业发展规划建议 |
交互式讨论 |
培训授课老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涵盖局方专家、中国民航局资深委任代表(DER)、中国商飞、中航工业资深专家等权威人士。他们全流程参与飞机研发制造、复杂系统软硬件设计、质量审核、适航审查、适航取证、体系建设、试验试飞、运行支持、维修维护等,还参与中国民航局多部规章、程序立法和标准制定等工作。
授课团队将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低空经济、适航管理核心内容,全面讲解航空产品适航取证的完整流程,课程内容详实、案例丰富,确保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目标学员
适用于无人机及低空飞行器研发与制造企业人员、航空运营及维修从业人员、适航认证机构人员、民航及通航公司管理人员、智能航空技术及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人员,以及从事航空法规、适航认证、低空经济政策研究的法律、咨询及政府机构人员。
若您对课程内容有相关建议,如希望增加特定课题或优化课程设置,欢迎通过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susaa@susaa.org.cn,我们将积极参考您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学习需求。
培训费用
收费标准:
每期课程3500元/人,共四期。学员可按需参加一期或多期课程。
费用包含培训费、资料费和午餐费等,培训结束后学会可开具全额发票。
限时优惠:
即日起至3月26日,报名多期者可享受如下优惠:
报名两期课程:每期3200元/人
报名三期课程:每期3000元/人
报名四期课程:每期2800元/人
收费方式:
请于3月28日前将培训费用汇至以下账户:
开户名称:苏州市航空航天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仓陆渡支行
银行账号:1102241809100053418
📌 汇款时请备注“姓名+培训费用”,并保留汇款凭证,以便核对。
报名方式
请于2025年3月28日前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为保证培训教学质量,本课程实施小班教学,每期课程报名人数达到50人截止。
食宿交通
用餐:学会统一安排午餐,用餐地点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餐厅。
住宿:本次培训不安排住宿,如若需要可在报名表中注明,住宿地点由学会统一协调,费用自理。
交通:
1. 乘坐高铁至太仓南站,由太仓南站打车至培训地点约8分钟车程。
2. 自驾请导航至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7号),持报名凭证进入。
其他事项
1. 学员参加完报名课程培训后,可获得由苏州市航空航天学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2. 联系人:李老师,18862380838。如有相关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后续课程计划
第二期课程(4月25日-27日)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内容提纲 | 课时 |
2.1 | 航空企业设计保证体系DAS建设 |
1.确立设计保证体系 2.开展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的方法 3.案例 |
4 |
2.2 | 航空企业质量体系AS建设 |
1.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AS9100D的发展 3.AS9100D认证要求需要建立的过程 |
4 |
2.3 | 制造符合性检查适航要求 |
1.制造符合性检查的流程和方法 2.符合性声明、局方检查的关重点 3.明确开展型号合格审定阶段试验产品的制造符合性检查 |
4 |
2.4 | 低空应用场景全谱系介绍 | 4 | |
2.5 | 无人机适航取证 |
1.无人机行业介绍及无人机法规内容概要解读 2.无人机的研发模式及特点 3.适航取证过程中局方审查要点 4.申请人如何配合局方进行审定实践经验 5.问答环节 |
4 |
2.5 | eVTOL适航取证 |
1.无人机行业介绍及无人机法规内容概要解读 2.无人机的研发模式及特点 3.适航取证过程中局方审查要点 4.申请人如何配合局方进行审定实践经验 |
4 |
第三期课程(5月9日-11日)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内容提纲 |
课时 |
3.1 | 无人机适航法规介绍 |
1.《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分级分类和系统安全性分析指南》 2.《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安全评定指南》 3.旋翼类无人驾驶航空器(危害严重性I.II级)适航标准 |
2 |
3.2 |
CCAR-92:《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解读和应用 |
1.解读无人机审定要求 2.讲解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和安全操控要求、登记、适航、空中交通、运行与经营等管理要求 3.无人机取证流程 |
2 |
3.3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AP-21- 71) |
1.解读中型和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批准、生产批准和适航批准有关活动 2.解读针对中型和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批准审定过程,提供面向适航审定的运行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和系统安全性分析指导 |
2 |
3.4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分级分类和系统安全性分析指南》(AC-21-40)解读和应用 |
|
2 |
3.5 |
符合性方法和验证试验适航要求---专用条件的思路 |
1.分析了10类符合性验证方法 2.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一般试验流程 3.从试验件、试验设施、质量体系、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具备的条件 |
4 |
3.6 | 试飞适航要求 |
1.试飞阶段以及分类 2.分析试飞科目义 3.民用飞机飞行试验通用要求和适航管理 |
4 |
3.5 |
核心零部件适航取证 |
|
4 |
3.6 |
供应商适航管理 |
1.民机适航管理对主制造商的管理要求分析,概要介绍航空产品研发的管理性要求 2.主制造商进行供应商管控的核心要素 3.以某标杆企业为对象,介绍它们在航空产品研发和取证中的经验和教训 |
4 |
第四期课程(5.23日-25日)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内容提纲 |
课时 |
4.1 | 航空产品系统安全性评估过程和方法(ARP4761) |
1.系统安全性设计和评估的理念和原则 2.系统安全性设计和评估的过程 3.工程案例分析 |
4 |
4.2 | 航空产品研制保证实践(ARP4754) |
1.航空产品的研制过程 2.航空产品研发与取证研制保证过程中的系统安全性评估活动 3.符合性方法(MOC0-MOC9)和研制保证的关系 |
4 |
4.3 | 航空机载软件开发和适航符合性验证实践 |
1.飞机、系统与软件 2.软件的审定依据和机载软件适航过程详解 3.DO-178C标准介绍 4.软件审定 |
8 |
4.4 | 航空机载硬件开发和适航符合性验证实践 |
1.飞机、系统与电子硬件 2. 子硬件的审定依据和复杂电子硬件验证方法研究 3.DO-254机载电子硬件设计保证指南 4.复杂和简单电子硬件审定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