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友梅(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上海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社会学者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牢牢把握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 话语是思想理论表达、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简洁深刻、系统严谨,能够被广泛认可等特性,不仅能够促进知识体系构建,也对社会认同、社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
-
来源:学习时报 贾利静 政治保障是指通过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政治组织等手段,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政治保障。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制胜法宝”,不断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能力。 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领导是根本,发挥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建立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了一大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对人类文明和全球反贫困事业具有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坚强政治保障。党的领导绝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而是体现在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
-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已经成为当前探讨研究的热门话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如何认识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这当中,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从中美博弈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人才、教育的关系 如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已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意义已经超出纯粹的生产力发展或经济增长范畴。过去几年,美国把中国看成战略竞争对手,不断加征中国商品的关税,无理打压中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美国施加压力的重点,主要是涉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和企业。因此,可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美国围堵打压的一个战略突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
跳转至